自古以來,中國被稱為神州,中國傳統文化實為圣賢文化。
據《山海經》記載:盤古,又稱混沌氏,是開天辟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華胥履大跡生伏羲”,伏羲是華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畫卦,才有了陰陽學說;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立書《神農本草經》;黃帝與天師岐伯問答,才有了《黃帝內經》;唐堯虞舜位列五帝,后來堯舜被泛指圣人。《淮南子》、《通鑒外記》就提出,“圣人出”才有“醫道立”,真正的上古醫者也是天人合一者。
伏羲皇人首龍身,被尊為中華祖龍,我們是龍的傳人;神農就是炎帝,軒轅就是黃帝,我們是炎黃子孫。
《黃帝內經》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中華歷代神醫如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孫思邈、李時珍…其醫風醫德照耀古今,圣醫神跡流傳人間,他們通過無數事實證明:真正的中醫無病不治。而當歷史走到今天,中醫丟了靈魂導致現在全民皆病、無醫可醫。《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病人為何越治越多”;6天內3位名醫去世,悲慟之余,《央視》發表評論“醫者不自醫,醫生猝死頻發”。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醫者都不自醫,我們把健康交托給誰?當代醫學拯救不了人們健康的根源在哪兒?是醫學走入誤區了嗎?是德降道滑、人心不古了嗎?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
1988年在巴黎第一屆諾貝爾獲獎者大會上,在討論新世紀世界的前途時,全世界75位與會者得出的結論之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1月24日《堪培拉時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走進新時代,宣講中國傳統文化和陽明心學在全國甚至全球都已蔚然成風。大家知道,王陽明是在龍場悟道后才創立心學,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毛澤東受其影響,慨然而作《心之力》,并把王陽明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日本戰敗之后因心學而迅速崛起;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還斷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這幾個字,因為沒有注解,沒有人去解釋究竟什么是圣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圣人呢?
《毛澤東早期文稿》中寫到:“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賢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達天地,明貫過去現在未來,洞悉三界現象。”
《呂氏春秋》記載:“圣人聽于無聲,視于無形…”
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中華文明是惟一從未中斷過的古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傳統文化教化人們要開發內心的智慧。《道德經》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這里講的“人”指的是天人合一者。而“為道日損”,人本為萬物之靈長,只有破迷開悟、明心見性才可修復潛能、擁有智慧,才可真正地認識自身、了解生命實相。
要想認識自身就要了解人體,而人體無處不經絡。經絡被稱為比肩甚至超越中國四大發明的第五大發現。《扁鵲心書》云:“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史記·扁鵲列傳》記載:扁鵲“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又好比華佗只瞧曹操一眼,便說曹操腦子里有“風涎”,“陀針鬲,隨手而差”,這都是天眼視疾,依經絡而治。
可見,中國的醫祖醫圣都能利用人體自身的本能“內觀”經絡。但正如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所說:“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
由于之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通過解剖手段證實中醫“經絡”的存在,所以西醫一直否認傳承了上萬年的中醫。而就在今年的3月27日,美國科學家終于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發表論文,宣布發現了人體內一個未知的“新器官”,充滿流體的“間質組織”,一條“流動流體的高速公路”,有人稱之為中醫的“經絡”,轟動了國內外。
隨著科技發展和醫療儀器的愈加精良,中醫所講的經絡在克里安照相術和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術等精密儀器下也現出原型:人的最基本能量場稱為以太體,其外尚有不同層次的(Layers)、更高的能量體(Energy Bodies),其中包括《黃帝內經》所講的存在于多維空間的“藏相系統”。俄美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都認為人體存在著一個光導纖維系統。“經絡”的客觀存在性確實正在被證明(見上圖右)。
那么,經絡之于人體到底有多重要呢?《黃帝內經》給了我們答案:“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里運行的是氣,經絡的通與不通就是由氣的強弱來決定的。《醫權初編》中寫到:“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
那么氣的強弱取決于什么呢?現在人們一門心思地通經絡、補氣,為什么療效不好呢?還有,病氣為什么會傳到醫者身上呢?名醫為什么病于專業、死于專科呢?這正是近代中醫斷層或丟失的部分,并且在業界和社會上至今還是個謎。
想要破解此謎,我們必須先了解人體。《淮南鴻烈》記載:“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自古以來中醫講人體由精氣神構成,人的生死由經絡決定,經絡的通堵由氣來決定,氣的強弱由神來決定。
而“神”由三魂七魄與后天的顯意識、先天的潛意識組成,如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故不見鬼神,不見仙人,不可謂世間無仙人也。人無賢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故分去則術家有拘錄之法,盡去則禮典有招呼之義。”
《黃帝內經》也講:“人虛即神游失守衛,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還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說明疾病或夭亡是神魂失守的顯現,也就是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的狀態。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古時人失魂落魄病了,修真者有拘錄之法可招魂收魄,人病可愈。我們要明白:人的肉體(精)為“假”,只是一個宿體(舍),其本身沒有生命,也就不會生病,肉體是因為有魂魄(神)和能量(氣)進駐,才成為生命能量體,才表現出生命特征,而神才是主宰。總之:失魂落魄就是病,神全氣足人健康。
還有對儒家傳統文化有著重要影響的《禮記·禮運》亦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黃帝內經》也記載:“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由此可見,魂魄是貫穿于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的精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之斷層,更是破解人體疾病之謎、破譯修身之道的最關鍵。
中國傳統文化的“失魂落魄”主要是因為如今人體功能退化,肉眼凡胎只能看到三維的物質世界(精),而看不到存在于多維空間的氣和神了。
《淮南子·齊俗》中說:“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現代科學打開了一直隱藏在宇宙虛空中的多維空間的大門,讓人們認識到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真實存在,克里安照相機所拍攝出的能量場、人體輝光圖像的清晰呈現、引力波的發現等等,無一不在宣告我們就生活在多維空間里:有形的物質世界只占4%,其余96%全是無形的、肉眼不可見的真實存在(魂魄即存在于其中),其中23%屬于暗物質,73%屬于暗能量。
物質的本質即能量,源自物理的振動原理:“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振動。”愛因斯坦的E=mc2印證了能量和物質間的關系。
愛因斯坦的老師、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克斯·普朗克博士有一個能量公式:E=hv,意思是“意識是振動的,頻率越高能量就越強。”他還感嘆道: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所有物質都是來源于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后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也坦言: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一種生命力,包含并統領所有其他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運行現象之后,甚至還沒有被我們定義。
其實科學對靈魂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著。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因發現眾生靈識不滅而榮獲了1963年諾貝爾獎,在他的得獎論文中說過: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魂的構成。被紐約時報評選為這個時代里三位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的美國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博士在他的《生命中心論》一書中指出:人死后生命不會結束,而會永遠活下去,而且,會穿越進不同的宇宙。最新的量子科學也已證明靈魂的存在:量子的特性就是靈魂的特性,靈魂就是聚之有形的量子、超弦,獨立而恒在!量子糾纏也證明了千里治病真實不虛、CCTV對“再生人”的報道、唐山大地震100位瀕死者的調研以及全球都在進行的各種瀕死體驗…這些都是科學證據。這些都說明:中醫的科學性越來越被證實,中醫的優越性開始全面體現,科學最終與中醫、中國傳統文化殊途同歸!
慶幸的是,【心之力傳統文化】終身顧問龐院長歷經十幾年挖掘、研究,探本求源,找出傳統文化丟失的斷層部分,并通過實證實修,終于破迷開悟、明心見性: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于正心修身(經過十幾年的閉關實修,終于開發完自身潛能,修至天人合一的境界),中醫的精髓在于魂魄。結合對身邊修習者的教化和指點迷津,讓大家見證了真正中醫的無病不治,讓所有有緣人堅信了真正中醫之神奇和中國傳統文化之偉大。遂決定繼承圣人之道,并分享于所有仁人志士,望早日掌握、救己救人,讓天下無病,隨“一帶一路”傳播中華圣賢文化與中醫之神奇,挽救天下之蒼生...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頭上三尺有神明”、這些話擲地有聲,是希望人民真正能從內心喚醒“正能量”。心之力傳統文化(深圳)有限公司全體同仁將繼續不忘初心,深入挖掘、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醫之斷層,為早日實現“中國夢”、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所有的智慧與力量!
[責任編輯:linlin]
廣西注重源頭預防化解生態移民信訪問題 集中攻堅信訪疑難問題
廣西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南寧舉行 構建新時代化妝品監
廣西全面部署開展2022年秋季征兵工作 9月上旬組織審批定兵
廣西出臺重大項目用地“分級分類”服務保障機制 持續增強服務效
湖南出臺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 加快政務服務同城化
山西出臺深入推進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強化物料運輸源頭監管
5月份山西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 制造業增長12.5%
今年前5個月山西制造業完成投資達552.8億元
今年前5月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
山西三級法院開展集中執行發放案款周活動 發放執行案件案款9.54億
安徽淮南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跨境網絡賭博案件 網站會員人數達10余萬
安徽巢湖警方搗毀冒充“白富美”實施電信詐騙窩點 扣押涉案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