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院長李洪日前向記者透露,該院研制的“人工輔助心臟”已經開展了大量動物實驗,正在接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山東檢測中心的檢驗,有望于“十三五”期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心力衰竭被稱為“心臟病最后的戰場”,這種疾病的5年死亡率高達50%。據統計數據,國內心衰發病率約為總人口的1%,患者超過千萬。對于終末期心衰患者來說,在自然心臟供體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移植人工輔助心臟成為最有效的治療措施。在一些發達國家,此治療方案已納入醫保。記者了解到,人工輔助心臟極為精密,既要足夠強勁,能把血液源源不斷地送往全身;又要十分溫柔,不能把血液“打碎”,造成溶血或血栓。此外其還需兼顧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能常年工作等特點。目前我國尚無正式批準銷售產品。
一院18所是我國航天伺服技術的發祥地。該所科研人員發現,火箭伺服系統的核心——精密的電機和泵,與人工輔助心臟的原理非常相似。他們跟天津的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合作,設計制造了“航天心”。其中大膽采用了泵機一體化及磁液懸浮技術,讓泵中旋轉部件能不接觸內壁而旋轉,不僅能把對血液的破壞降到最低,而且還能讓血泵長期執勤,使我國的人工輔助心臟技術直接跨入國際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最關鍵的溶血指標NIH小于0.006mg/dl,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3年,科研人員將“航天心”植入一只綿羊體內,它健康存活了120天,創下了國內動物植入同類產品的最長存活紀錄。2017年10月,科研人員在多只綿羊身上開展了批量動物實驗,目前6只實驗羊均健康存活超過100天以上,最長已139天,標志著產品不斷成熟完善,已具備批量生產條件。
[責任編輯:linlin]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