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五十而知天命”。對于正在西南印度洋執行大洋科考任務的“潛龍二號”水下自主機器人(AUV)來說,“五十而知海命”正是技術升級的好時機。當地時間4月6日凌晨,“潛龍二號”在完成深海探測任務后如約閃著紅色信號燈,從“向陽紅10”科考船附近的海面浮出——它成功完成了第50次下潛。
“潛龍二號”是由中國大洋協會組織研發的我國首臺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2015年“潛龍二號”正式下海,先是在中國南海進行了15次驗收試驗,此后的35次下潛都在西南印度洋進行。目前“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作業航程已超過2000公里。
“潛龍二號”具備在深海進行熱液異常探測、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測、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測和海底照相等多項功能。在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的幾次下潛任務中,從布放、實時監控、回收、數據處理、檢測維護到繼續布放,該航段AUV組的工作有條不紊。“經過幾十次下潛,‘潛龍二號’的運行狀態越來越穩定,越來越讓人放心。”“潛龍二號”裝備現場負責人徐春暉說。
徐春暉告訴記者,目前“潛龍二號”處于升級方案詳細設計階段,在該航次任務結束后將正式開始技術升級。
無母船值守便是升級內容之一。徐春暉介紹,目前“潛龍二號”布放后,為了對“潛龍二號”作業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需要在科考船使用聲通訊機與其保持通訊。在此期間,科考船需要停船,且不能進行其他作業。
為了“解放”科考船,“潛龍二號”研發團隊為它設計了一個無人監控平臺。無人監控平臺可以單獨浮在海面利用聲通訊機與“潛龍二號”保持通訊,而科考船則可以在附近進行其他作業,這將大大提高科考作業效率。目前這項功能已在該航次進行初步驗證。
除此之外,針對幾十次下潛中發現的應用需求,“潛龍二號”還將實現傳感器搭載、海水采樣、系統自動檢測等全新功能。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龍二號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