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
西南研究院研究員羅賓·肯納普解釋說,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討論這兩顆衛星的起源。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于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
衛星由撞擊后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里;月球直徑約3380公里。而火星比地球小,直徑約6760公里;火衛一和火衛二的直徑分別只有12公里和22.5公里,且軌道非常接近。肯納普說:“新研究的關鍵結論是撞擊天體的大小。我們發現,只需一個大小與灶神星(直徑約530公里)或谷神星(直徑約940公里)相當的天體就行。”
此外,新模型表明,此次撞擊產生的衛星可能不止火衛一和火衛二。大型天體撞擊火星后,一些碎片形成一個盤,飛向圍繞火星赤道旋轉的軌道。盤的外部聚集成火衛一和火衛二;而內部積聚成大衛星,最終向內旋轉并被火星吸收。目前,火衛二正向內盤旋,并將在5000萬年內沖入火星;而火衛一則向外緩慢旋轉,遠離火星。
最新研究除了確定這兩顆衛星的“出身”之外,還提供了有關其內部組成的線索。肯納普說:“這兩顆衛星的組成物質主要源于火星,所以,其上大多數元素的成分應與火星類似。”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計劃2024年啟動火星衛星探測(MMX)任務,拜訪這兩顆衛星。按計劃,MMX將于2029年登陸火衛一表面并收集樣品返回地球。
[責任編輯:linlin]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