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其應用延伸到生物制造領域。日前,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邊團隊制備出一系列的新型酶蛋白。研究團隊還在世界上首次通過完全的計算指導,獲得了工業級微生物工程菌株,為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的工業化應用層面突破提供了范例。
團隊獲取的是一種人工β—氨基酸合成酶。吳邊介紹,β—氨基酸是一大類非蛋白質氨基酸,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農牧業等領域。此外,它還被應用于重要活性天然產物和藥物合成中,是一些抗癌藥物和糖尿病藥物的合成單元。長期以來,合成β—氨基酸依賴金屬催化,不僅花費高昂,且化學過程給環境帶來污染。如何通過綠色的生物方法獲得β—氨基酸,成為困擾業界的一項難題。經過反復試驗,吳邊團隊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來設計蛋白質,并綜合選用勢能計算等方法,對具有代表性的分子進行了重新設計,最終成功獲得了一系列人工β—氨基酸合成酶。“該人工設計的反應體系具有高效率、高原子經濟性和綠色環保等優勢,相關指標達到了工業化生產的標準。”吳邊說。
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化學生物學》上。業內專家表示,該研究團隊為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菌株設計方向提供了成功案例,驗證了其科學理論基礎,有望為人工智能與傳統工業生產的融合開辟新思路。
[責任編輯:linlin]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