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有8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在軌業務運行,具有完善的業務觀測體系,成為與歐美鼎立的氣象衛星大國之一。但國產氣象衛星在全球氣象災害監測服務方面還存在不足,各方面能力仍需提升。”19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氣象衛星遙感動態監測、分析技術及定量應用方法及平臺研究”項目啟動會上,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說。
楊軍介紹,具體來講,國產氣象衛星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多源衛星觀測在時空及輻射特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如同一物理量在不同通道上的敏感性和適用范圍不同,這就導致觀測到的數據資料不統一;二是國產氣象衛星產品物理一致性、精度和動態范圍不足,目前,國產氣象衛星產品反演中使用的輻射傳輸模式不是針對氣象災害設計的,風云氣象衛星產品反演多采用單一產品的孤立算法,沒有系統性的集成反演算法等;三是全球氣象災害監測及快速響應服務能力仍需提升。
就這些問題,楊軍表示,項目將用三年時間,研制針對國產氣象衛星的高精度快速輻射傳輸模式,形成風云衛星產品集成反演算法并提高產品精度,實現對全球云、氣溶膠、大氣土壤溫濕度等參數高頻次、高精度反演,產品精度在現有業務產品精度基礎上提高5%以上;實現國產多源(靜止和極軌)氣象衛星資料融合技術,具備包括臺風、暴雨、干旱、沙塵暴和雪災等6種全球主要氣象災害的實時定量監測能力,如重點地區暴雨云團識別成功率超過80%,建立全球重點區域國產氣象衛星遙感高溫分布監測方法,面積監測精度達到85%以上等。
“此外,還要突破全球氣象災害遙感可視化分析與快速響應關鍵技術,建立綜合應用服務平臺,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區域典型場景示范應用。”楊軍強調。(記者付麗麗)
[責任編輯:linlin]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