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日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1年3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設市場主體83528家,新增注冊資本9312.37億元。其中新設企業57517家。
據介紹,陜西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4月揭牌運行以來,圍繞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深入開展制度創新,有效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對陜西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
據介紹,陜西自貿區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包括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金融領域開放創新不斷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合作不斷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等。
中俄絲路創新園聚集了俄羅斯立德集團、中俄海洋工程聯合實驗室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50余家企業和科研單位。愛菊集團、隆基綠能等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分銷網絡、生產基地和物流園區。
陜西自貿區楊凌片區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合作關系,楊凌國際農業科技創新港聚集了11家國際合作研究機構和外資企業。在美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建設了6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推動農業技術、新品種和農業設備的對外交流。
在人文交流方面,陜西在以色列等國設立17家離岸創新中心、海外研發中心和科技服務站,推動全球創新創業資源統籌匹配。由38個國家(地區)151所大學組成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以及“一帶一路”職教聯盟,促進教育國際合作平臺作用不斷顯現。
同時,陜西著力打造“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人文交流平臺,建設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中心、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絲綢之路文物考古中心,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溝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
緊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陜西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防疫合作,組織醫療專家開展視頻連線等形式,向相關國家提供技術指導,分享中國抗疫模式和經驗。西安交通大學與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機構達成共建“一帶一路”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意愿。
據悉,陜西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和引領示范作用,積極對接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加快先行先試,深化差別化改革探索,以制度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合作集聚資源,在區內培育一批全國和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當好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排頭兵”,引領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陜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作出更大貢獻。(完)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