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古裝袍服的“知府大人”游園喊茶、火紅的汪滿田非遺漁燈穿梭田間、古色古香的茶藝表演…9日,安徽省歙縣溪頭鎮鯽魚背高山茶園,舉辦滴水香頭采節暨大野自駕“問茶季”活動,現場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文化項目,成為園區亮點,吸引了許多游客圍觀。
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徽商的發源地,徽文化的發祥地,享有“東南鄒魯”之美譽。歙縣產茶始于漢末,唐代已貿易全國,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歙縣滴水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該縣研發的名優綠茶,具有色綠、香高、味濃、形美的特點。滴水香茶主要產于歙縣溪頭鎮汪滿田、大谷運、竦坑等地,茶園面積2萬余畝,年產滴水香茶1000余噸,綜合產值約5億元(人民幣,下同)。
汪滿田魚燈游茶園祈豐收 劉浩 攝
當日正值滴水香綠茶頭采季,漫山茶樹碧綠青嫩,加之白云青山相接,茶園風光宜人。
歙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江成永介紹,滴水香綠茶的特點是外形烏綠如玉,滋味醇厚鮮爽耐沖泡。為進一步擦亮滴水香綠茶品牌,做好“茶文章”,近年來,歙縣縣委縣政府,立足地方特色,深入挖掘茶文化,推動茶文化與茶產業融合,打造高山茶園生態旅游目的地,實現傳統茶業向現代農旅綜合體方向轉變,使茶產業成為該縣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
汪滿田魚燈,因出自歙縣汪滿田村而得名,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村民祈福豐收的民俗活動,也是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
簸茶表演 劉浩 攝
當日,在茶園,一排排火紅的魚燈,穿梭茶田壟間,或上躥下跳,或左搖右擺,或翻尾盤旋,場面壯觀,迎來游客陣陣喝彩。
外地游客在采茶同時,也享受了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此外,現場還有團隊簸茶表演、徽姑娘采茶、茶園民歌演唱、歙縣滴水香傳統制茶技藝展示等。
黃山市自駕游協會會長周曉國說,歙縣高山生態茶園,自然風光優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盤桓曲折的茶園山路,令自駕游愛好者神往,接下來在今年4月、5月、6月,相繼開展自駕游滴水香核心主產區,百人攝影團采風觀光滴水香核心主產區汪滿田,機車俱樂部摩托車隊自駕觀光滴水香核心主產區竦坑村等系列活動,推動茶旅深度融合。“把全國各地游客引進來,把歙縣好茶帶出去,讓茶農錢包鼓起來。”
歙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江成永接受采訪 劉浩 攝
江成永說,歙縣重點圍繞茶園綠色防控、龍頭企業培育進一步探索茶產業和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路徑,激發高山茶園生態經濟活力。
據介紹,歙縣現有茶園面積28.3萬畝,2019全縣茶葉產量1.32萬噸,綜合產值近40億元。歙縣茶農人均茶葉收入近4500元。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茶葉出口創匯仍超過12110萬美元,與2019年相比增10.6%。(完)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