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龍海區21日分別舉行撤縣(市)設區授牌授印儀式,以嶄新姿態全方位融入“大漳州”建設,進一步推進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發展。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系的緊密度堪稱福建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遂應運而生。
漳州是福建“南大門”,是臺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密集區。近年來,漳州一直積極主動參與廈漳泉同城化深度融合。2017年初,漳州提出從最靠近廈門的區域做起,啟動廈漳同城化先行區建設。
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在龍海區、長泰區授牌授印儀式上強調,要站在新的發展平臺,以更大格局融入“大漳州”建設,以更寬視野、更大手筆、更新理念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現代化水平,深度融入漳州中心城市發展和新城規劃建設,全方位加強與周邊城市對接協作,加快謀劃建設交通“大動脈”和重要節點,推進“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
專家分析認為,經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漳州市形成了通江達海的空間格局,為推進廈漳泉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和漳州市人口產業優化重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優化福建省行政區劃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與廈門地相接、水相連、海相望的龍海,與廈門關系歷來十分緊密。聞名遐邇的龍海古月港,是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在中國外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龍海作為首批沿海開放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躋身“福建省十強縣”“中國百強縣”。
龍海此番撤市設區備受關注。身為臺商二代的漳州長勁鹿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宗翰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他的企業2020年落戶龍海,客戶覆蓋廈漳泉地區,“龍海撤市設區將為臺商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謝宗翰表示,龍海撤市設區后,將加速廈漳泉同城化發展,這有利于企業進一步發展,讓企業站在更高的平臺,放眼更遠的未來。
同樣在龍海創業的臺灣青年陳嘉鴻也表示,龍海緊鄰廈門,撤市設區能使龍海融入漳州中心城區范圍,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增強對外交通輻射能力,進一步推進廈漳泉同城化發展。(完)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