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中,巨大的風葉將呼嘯而過的海風轉化為強勁電能。這是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風機葉輪直徑達185米,每年可輸出4000萬千瓦時清潔電能。
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陰鎮,由三峽集團與福州市合作建設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一片繁忙。金風科技、江蘇中車、中水四局、東方電氣均已實現批量化、滿負荷生產。未來,這里的產品將大規模裝備于國內外海上風電項目。
在三峽集團帶動下,福建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從無到有,再到海上風電整機、發電機、結構件、葉片等全產業鏈聚集,成為福建新的產業名片。
如今,沿著福建漫長蜿蜒的海岸線,寧德核電、中銅東南銅業、福清核電、福建煉化、泉州中車、古雷石化等央企大項目密布,成為福建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自“十三五”以來,央企入閩不斷提速,大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受益于央企的積極推動,福建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從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躍上4萬億元臺階。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以來,74家央企已與福建開展項目合作。
截至今年3月底,福建各地與央企合作項目共783個,總投資18445億元,涉及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眾多領域。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央企項目已成為福建改善基礎設施、做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央企和福建合作,領域不斷拓展、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三峽集團福建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雷增卷稱,該集團正與福能集團一同推進長樂、漳浦、莆田、平潭等地的海上風電資源開發。
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央企致力于推進與福建產業鏈深度融合。中銅東南銅業由中國鋁業集團與福建省共同出資組建,2019年3月達產,去年陰極銅產量35.39萬噸,實現產值175億元。其年產40萬噸的單條生產線規模、產能均為全國最大之一。
中銅東南銅業副總經理楊美彥說,項目投產不僅填補了福建省的產業鏈缺失,還吸引了正威電子信息新材料、福浦銅鋁加工、嘉元銅箔等銅產業項目就近配套,一個集銅精礦貿易、冶煉、深加工于一體的千億產業集群正在當地加速形成。
多位經濟專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央企入閩帶來的不僅是巨額投資,更重要的是伴隨央企而來的先進技術、理念、管理經驗和高端人才。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黃茂興教授認為,邁入“十四五”,福建積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要引導省內相關產業龍頭企業與央企開展產業對接和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建產業新體系;也要推動央地合作共同開辟和拓寬國內外市場,合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經貿盛會,每年在福建舉辦。黃茂興認為,福建應借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平臺,加快對接央企,推動合作邁入更寬領域、更深層次。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5日將在福州啟幕。本屆峰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首次作為主辦方之一,組織央企參會參展。據峰會組委會披露,40多家央企主要負責人將參加福建省與央企項目合作座談會,一批有代表性的標志項目將集中簽約。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