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肖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金種子酒8月27日晚間披露了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27.47%; 凈利潤虧損0.72億元,同比-750.54%。
由于上個月前已經披露業績預虧,市場對金種子酒交出這份成績單已有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二季度金種子酒的跌幅有所收窄:二季度金種子酒的營收同比下滑24%,凈利潤虧損超過3000萬元,好于一季度。一季度金種子酒營收同比下滑29%,凈利潤虧損接近3900萬元。
上半年,金種子酒對公司的產品線又進行了調整梳理,明確公司面上重點打造的三個產品:中高端(馥合香系列)、中端盒裝(金種子年份系列)、光瓶酒(金種子特貢),形成高、中、低的“三瓶酒”主序列產品重點打造。
不過擺在金種子酒面前的最大問題是:接下來戰略到底怎么調?怎么才能擺脫下行趨勢?
7月初,來自投資方華潤啤酒體系的總經理何秀俠宣布離任,宣告了華潤啤酒對金種子酒的第一階段改造未能成功。
2022年華潤戰投入股金種子集團后,何秀俠等一批華潤啤酒體系高管很快來到金種子酒。之后一兩年,華潤啤酒的“啤白雙賦能”戰略逐漸成型,開始借助啤酒的思維和渠道來改造投資的白酒。
在金種子酒,這一思路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做大底盤,二是做高站位。
金種子酒先是推出了68元的光瓶酒“頭號種子”,推向華潤啤酒優勢的餐飲渠道以及關聯的商超渠道,后又對“馥”系列多款產品進行升級,強化“馥合香”這一獨占品牌資產。金種子酒是馥合香型白酒團體標準的核心起草方。
但經過兩年時間培育,投資方的嘗試并未能給金種子酒帶來顯著增量。
今年上半年,金種子酒的低端酒(100元及以下)收入同比下滑超過三成,中端酒(100元至500元)下滑近兩成,僅有高端酒多賣了十幾萬元。金種子酒六成以上收入都是來自百元以下的低端酒,低端酒、中端酒一起貢獻了超過九成的收入。這意味著金種子酒的基礎盤不斷流失。
投資方的資源優勢,也未能充分顯現。
上半年,金種子酒的省外收入7663萬元左右,同比下滑超過三成。其上半年新增的經銷商更多還是來自省內。
省外市場開拓不利,省內大本營失守,基礎盤持續下滑,金種子酒未能走出逆勢曲線,反而越陷越深。
這并不完全是投資方戰略的問題,關鍵還是在于金種子酒未能做大體量、未能做大差異化優勢,導致在越來越殘酷的行業競爭中逐漸掉隊。
金種子酒是安徽阜陽市國資下屬,早在1998年就已經上市,長期是白酒、醫藥兩條腿走路。上市二十多年來,金種子酒的體量從幾個億增長至二十億出頭,遠遠跟不上其他白酒上市公司過去二十多年的指數級漲幅,與省內同行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二十多年間,金種子酒至少經歷了三輪白酒景氣周期,但未能抓住機會走出安徽,品牌影響力局限在阜陽及周邊,其產品體系、SKU相對體量而言越來越復雜。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潤體系盡管向金種子酒導入了資金、資源,效用依然大打折扣。加上華潤體系職業經理人與金種子酒原管理層在理念上也有不一致,管理效能的磨損進一步影響了戰略的落地。
如今雖然總經理離任,華潤體系對金種子酒的投資還在,其對金種子酒的改造未必就此告終。
同時有央企和地方國企護航,金種子酒的競爭優勢并不差。如何判斷前一階段戰略的得失、摸索出市場認可的新戰略,將是下一階段金種子酒的核心課題。
至少目前,資本市場對金種子酒持觀望態度,其出路在哪市場還不清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一兩周隨著大盤回漲,金種子酒今年股價依然跌了15%以上。在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在倒數第二位,只好于已經爆雷的*ST巖石(上海貴酒)。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