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在超市買凍貨在家吃火鍋的朋友,如果吃丸子,很可能就是吃的安井家丸子。
(資料圖)
以前基本上是安井和海欣這兩家占據超市冰柜里面的主要體積,現在海欣逐漸衰落,安井越做越大。
其實有一個現象很能說明問題,我去過很多城市,非常多,一般都會去各地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轉轉。
我們都知道農貿市場都是整整齊齊的一個個小門面,像格子一樣,賣糧油米面生鮮水果蔬菜等等很全面。
在很多城市,用安井食品提供的門頭招牌數不勝數,不管老板是賣什么東西的,招牌上都是“安井食品”四個大字,然后加上店主自己的店名。
是不是覺得套路很熟悉?配方很熟悉?
沒錯,公牛也是這樣做的,滿大街的五金店很多都是掛了公牛的招牌。
做一塊普通的招牌才多少錢,卻可以一直掛在商家門店上,這樣的廣告效應性價比非常高。
安井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侵占了廣大消費者的心智。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井的丸子,到底有何魔力?
我去過安井食品的總部,在廈門的海滄區,時間太久,很多細節我都不太記得了。
但是有一個東西,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公司很多建筑物上有這樣幾個字:
“食以民為天”
非常巧妙,既有檔次,也接地氣。
古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每個人的基本生存條件,不對,現代都市年輕男女,很多減肥的只吃兩餐……
食以民為天,“食”的意思是安井的產品,“民”的意思是消費者,跟“顧客是上帝”一個意思,是不是很接地氣。
安井食品創始人“劉鳴鳴”同樣很接地氣,很低調,很少接受外界的采訪。
劉鳴鳴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1962年出生于河南鄭州,家境很普通,談不上多窮,吃飯沒問題,但是也僅此而已。
雖然安井食品屬于消費品,但是劉鳴鳴跟那些科技公司創始人一樣,學習成績很好。
1980年,考上上海同濟大學,一所廣為人知的名校,專業是建筑工程系。
那個年代最好的工作就是當公務員端鐵飯碗,由于當年高學歷的人才很少,所以都是包分配工作。
劉鳴鳴被分配到鄭州工業大學,當一名人民教師,教土木工程,跟后來的事業沒半點關系。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遍地黃金,產生了獨特景象“下海潮”。
劉鳴鳴看著外面花花世界的車水馬龍,也按耐不住想要出去闖一闖的好奇心理。
所以教了兩年書后,就辭職去了一家外資企業打工。
最開始那幾年,一直都沒創業,只是不停的在各大企業之間跳槽,但是能力擺在那,崗位都是管理層。
經過長時間的歷練后,自身在商業方面的各項能力,都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也具備了敏銳的洞察力。
經過觀察,他發現“速凍食品”在國外發展得很好,但是國內還沒什么人做。
其實不止是速凍食品,那個時候只要去國外發達國家見識過的,就會發現很多項目很多產品在國外發展得很好,國內由于經濟和科技落后,全都是藍海市場。
所以前面說遍地黃金一點都不夸張。
2001年,劉鳴鳴已經39歲,終于下定決心,要做速凍食品,地方選在了廈門。
為什么身處北方河南,會跑到南方廈門去創業呢?
主要兩個原因,第一個沿海城市是改革開放中收益最早,也是發展最快的地區,第二個速凍食品很多食材都是水產品,比如魚丸蟹排等等。
不過看上這個行業的不止劉鳴鳴一個人,“三全”和“思念”等品牌早已經在做了。
尤其是三全,是最早一個做起來的,1992年就已經成立,算是開了我國速凍食品的先河。
思念要晚一些,1997年成立,完全是仿照三全,產品都一樣,直接打價格戰,硬搶三全的市場。
而且在2003年成功反超三全,當年還是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思念由于擴張太快,質量問題把他拉下了行業第一的寶座,三全重新拿回霸主地位。
冷凍丸子這個東西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公司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效率和營銷策略。
當時政府的號召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帶動大家一起奔小康。
所以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優先發展起來,很顯然這些地區的消費力是最強的,常規邏輯當然是越有購買力的地區銷售越快。
于是三全和思念在一線城市開始火拼,都想搶占優質市場。
一向低調的劉鳴鳴依然選擇低調,主動放棄了這些紅海市場,主攻他們看不上的其他城市,而且切入點是農貿市場和餐飲店。
到現在農貿市場依然是安井食品的核心戰略目標,所以前面我說去農貿市場就能看到一個又一個掛著安井做的招牌。
這個戰略當時被很多人嘲笑,覺得安井不行,連直面競爭的勇氣都沒有。
如今回過頭來看,安井成為了龍頭,這叫“厚積薄發”。
有說法稱最開始劉鳴鳴做的是房地產,靠房地產賺了第一桶金,然后才做的安井食品,應該不可靠,因為和官網信息的時間不對。
上圖是我在官網截圖的,明確說明從2001年開始,就是做速凍食品。
而且安井的前身是《華順民生食品公司》,當時有兩大生產線,一條在廈門做魚丸和肉丸,另一條在無錫做速凍米面。
到2003年收下“安井”這塊金字商標,不過沒有立即改名。
在劉鳴鳴的運作下,2007年兩大生產線進行合并,除了做速凍食品之外,開始切入火鍋配料。
這個決定非常正確,隨后火鍋速動食品貢獻了70%的業績。
真正改名為《安井食品》是2011年的事情,公司規模已經不小,股改是必走的路。
股改之后就順便把公司名字改為《福建安井食品》,繼續做大做強火鍋速凍食品。
丸子越賣越多,2017年給賣上市了,而且后勁很足,一直在快速增長。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近三年的業績增長突然加大了步伐,連續以32%左右的增速在增長。
傳統業務穩定增長是一大原因,同時新增業務“預制菜”增長較快也是一大功臣。
餐飲行業之所以很難形成規模,最大的問題是“標準化”,同一個廚師不同時候做出來的菜,味道很可能都有較大差別,更何況不同廚師做同一道菜品,一定是會有差異的。
也就是做菜這個行為,很難標準化,但是沒有標準化就無法形成規模。
海底撈的火鍋,底湯是固定的,菜肴也是客戶自己下火鍋,勉強做到了標準化,類似這樣的形態,就可以規模化開店。
但是如果一家湘菜館,每份菜都需要廚師現炒出來,根本沒法標準化擴張。
而預制菜又幫助餐飲行業往標準化方向前進了一大步,所以這幾年非常火,大大小小很多品牌冒出來。
另外在2023年的2月,中央一號文件里面,多了“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一項。
上圖是我截圖了一號文件里面的一段,紅色框的字看到了嗎?
行業本身有這個需求,加上政策的支持,預制菜產業是一定會快速發展。
我之前也分析過多家食品企業,也都提到過預制菜,這可能是未來食品行業的一道分水嶺。
安井如今大力發展預制菜,無疑是一個有遠見的戰略。
目前該行業還未成熟,可以說是一片藍海,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還不夠高,市場教育需要較長的一個過程。
那么在這一段時間內,就看誰家把基礎打得更牢固,看誰家未來更具爆發力和后勁。
在此之前,還是需要圍繞傳統業務繼續混戰。
三全很注重C端市場,70%的業績來源于商超。
安井從一開始就注重B端,這也是花錢幫廣大個體戶做招牌的原因。
不過近些年安井也加大了C端消費者的推廣力度,所以才有了如今穩固的龍頭地位。
安井食品主要有三大業務線,分別是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面米制品和速凍菜肴制品。
1、速凍火鍋料制品
也就是吃火鍋的時候那些速凍的各種食品,丸子、豆腐、蟹排、香腸等等。
說實話,這些東西在我看來,味道一般,關鍵是不新鮮。
當然并不是說不好吃,火鍋底料和蘸醬搞好了,味道就不會差。
真講究口感的人,也不會吃這類食材。
我沒這么嬌貴,新鮮好食材當然人人都愛吃,速凍食品下火鍋我也吃得挺開心。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吃了不健康,或者吃出問題。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營養家,健不健康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基本上不會吃出毛病。
這些大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只要他敢生產,敢放到市場上來賣,正常情況下是沒問題的,或者嚴謹的來說,相對小作坊小公司的產品來說,出問題的概率更小。
公司知名度越高,信用成本就越高,其實更有動力保護產品的質量,除非是員工私人出問題。
你覺得劉鳴鳴希望看到自家的丸子是藥丸嗎?不可能嘛!
小公司不一樣,出問題了大不了關門大吉,換個地方重新再開。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吃過安井食品的丸子,即便你自己不買,在外面吃火鍋如果吃了丸子,大概率就是他家的。
比如海底撈、彤德萊、永和大王等等,都是采購了安井的速凍食材。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丸子類,吃了雖然不會出問題,但是主要原材料終歸是面粉,營養價值肯定不高,平時大家還是要多吃新鮮的肉類和蔬菜水果。
2、速凍面米制品
說實話我沒吃過這類食品,不知道味道怎么樣。
從上圖這五個主要產品來看,沒吃過的也都知道是什么東西。
這個東西我個人是有點沒理解,你說丸子下火鍋吃起來很方便,挺好的,這個燒麥饅頭難道吃的時候還要自己蒸熱再吃嗎?
那多麻煩,為什么不直接在早餐店買現成的,還是當時蒸的,不更香嗎?
可能是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沒法理解,并不影響安井食品的米面制品貢獻不小的業績。
看上圖這個趨勢,從2013年到2022年,米面制品營收一直都是穩步增長。
2013年才賣出4.73億,2022年已經達到24.14億,十年翻5倍。
說明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這個東西。
3、速凍菜肴制品
菜肴制品發展速度是真的快。
如上圖所示,2018年之前,都還沒這個業務。
而且在2017年之前的年報里面,公司戰略都是“雙劍合璧”,2018年之后的年報就變成了“三劍合璧”。
預制菜這幾年給安井的營收帶來了主要增長動力,否則業績遠沒有這么漂亮。
2018年預制菜剛推出來,營收就有近4個億,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鋪墊,不過也不多,畢竟“其他制品”的收入很少。
再到2022年菜肴制品營收已經高達30億,旗下主要有兩個品牌,凍品先生和安井小廚。
上圖是我在年報內截圖的四款產品,但并不是賣得最火的。
京東上面“凍品先生”的黑椒牛仔骨銷量最高,而且在肉禽菜肴預制菜榜排第二名。
酸菜魚在天貓倒是榜上有名,速食熱銷榜排第九,但是銷量并不大。
不過安井的線上銷售一直不理想,2022年線上銷售營業收入總共5.7億,占比只有4.67%,這還是有所提升的,2021年線上銷售才2.4億,占比更是僅2.63%。
所以電商銷量低也正常,到那時預制菜產量和銷量增長是非常快的。
2022年菜肴制品生產量12.6萬噸,同比增長28.87%,銷售量14.8萬噸,同比增長38.65%。
這個增速要遠遠大于其他業務。
而且市場前景也很好,現代社會懶人越來越多,預制菜確實很方便。
那么這一塊業務今年依然會是增長趨勢。
2023年4月24日晚間,安井食品公布了最新的一季度報告。
2023Q1實現營收31.91億元,同比+36.43%,歸母凈利潤3.62億元,同比+76.94%,公司擬每10股派現11.27元(含稅)。
2023Q1實現營收31.91億元,同比+36.43%,歸母凈利潤3.62億元,同比+76.94%,公司擬每10股派現11.27元(含稅)。
數據來源于公司的一季度報告
股價在當前的弱市環境下,出現了久違的大漲,說明市場對公司預期的看好。
我個人對于安井的看好,在于其主業的穩健增長,安井預制菜板塊快速上量。
根據安井食品此前公告過2022年業績預告,結合2023年1-2月收入情況,2022年業績落在區間上限。
但是,2023第一季度的業績,是超過我們的預期的。
具體來講,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2022年公司傳統速凍火鍋料制品和速凍面米制品營業收入穩步增長,預制菜肴業務快速上量。
公司的傳統主營業務:面米制品、肉制品、魚糜制品、菜肴制品分別實現營收24.14/23.84/39.45/30.24億元,同比都出現了雙位數以上的增長,尤其是菜肴制品的漲幅更是達到了111.61%,這也是后疫情時代的機會。
其次,從渠道方面看,安井食品分別在經銷商/商超/特通直營/新零售/電商分別實現營收98.04/9.78/8.31/4.39/1.30億元,同比+26.95%/6.03%/116.79%/146.69%/98.33%。
在包括電商在內的新渠道方面,同樣實現了高速增長。
再看安井的新賽道,預制菜。
4月26日),中國(川渝)預制菜產業大會在四川省遂寧市召開。
在大會上,與會嘉賓提到預制菜已經成為風口,市場規模有望保持每年20%增速。
同時會議也聚集產業發展痛點,認為要解決預制菜發展的標準化與規模化的問題。
在疫情之后,以及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來看,當人均收入跨過一個臨界點之后,其預制菜就會大幅增加。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二級巡視員鄧小丁在致辭中提到,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在快速擴張。
據相關研究報告,預制菜將以20%的年復合增長率逐年遞增,2023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為5165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
那么,按照上面的數據計算,現行預制菜行業規模在3459億元,按每年20%的復合增長率,未來將達到3萬億元的規模。
毫無疑問,這對于安井的提前布局,上百億的投入來講,是長期的確定下利好因素。
再說安井食品的業績增長情況,我們先看公司最近幾年的業績增長情況。
我用柱子圖來非常直觀地顯示安井食品的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變化趨勢,如下圖:
可以看到,公司的營收和利潤都保持了非常穩定的線性增長,盡管安井的絕對利潤率不高(毛利潤小幅下滑),但是規模效應帶動凈利潤也是穩步提升的。
然后在看安井食品的經營利潤變化情況: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公司在2021年出現了拐點,毛利潤開始觸底后穩步提升。
并且,隨著營收的增加和毛利的提升,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也會持續改善,大額的融資改善了安井的負債結構,從下圖可以清晰地看到:
最后,再看安井食品的融資規模:
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公開融資79.46億,在2022年3月份定向增發就有56.75億,正是因為去年的擴產,才有了今年的高速增長,這是明牌。
要知道,公司2021年的累計營收才92億。
大家能想一下,對于安井這樣的輕加工行業來講,這56億的資金投入下去,未來會爆出多少產能嗎?
我們拋開安井恰好碰到預制菜這個風口不講,僅僅是這56億的投入所帶來的產能擴張,短期內公司的營收和利潤翻倍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
那么,安井的天花板和風險在哪里呢?
最大的問題在下面這幾點。
① 需要持續跟蹤公司的毛利潤變化趨勢,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更多的公司加入到預制菜這個行業中來,由于行業競爭公司的毛利不排除會再次出現拐點。
基礎食品行業低附加值的屬性,決定了公司的毛利潤提升也是非常困難的,除了產品本身工藝的提升之外,還需要優化渠道的管理及分銷模式。
② 因此,那么對于安井食品來講,未來能否控制好三費以及提高效率,從而提升回報率,是公司所有面臨的關鍵問題。
③ 多元化、超級單品以及并購,都有可能為公司降本增效帶來幫助,這也是安井食品作為龍頭公司以及擁有資本市場順暢的融資環境帶來的先發優勢。
一旦跨過臨界點,整個行業的馬太效應就會顯現,強者恒強的特征就會成為安井食品未來的護城河。
當然,作為投資來講,如果都知道是好公司,有發展前途的公司,那么估值一定就不會很低。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安井食品從上市到現在,平均市盈率的中位是48倍左右,估值從來就沒有低過。
海天味業、農夫山泉、金龍魚這些公司,都是一樣的道理。
好公司,尤其是與吃喝玩樂相關的永續性公司,估值都不便宜。
為此,我在專欄里面做了詳細的估值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另外我做了下面這張表,A股核心資產研究匯總的表格,里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的龍頭公司,并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A股核心資產匯總》這個表里更新數據,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會把本周分析過的公司一起做一個深度總結,周總結也會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公司后,會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觀點或者計算方法,也會放到一起方便閱讀,都記得去看。
專注于上市公司財報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點贊關注持續更新內容,能為你規避很多風險。
一起探索企業基本面的研究,收獲必然巨大。
小拇指,發財手點個贊......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揭秘“安井食品”的丸子,為什么賣出這么高的業績?
鼓浪嶼上榜“五一”假期全國十大熱門景點_世界今頭條
昆侖萬維午后20%漲停 股價創歷史新高
殺瘋了!新地王!單價839萬元/畝,樓面價6292!吉安二中學區地塊
故宮、恭王府“五一”假日5天門票均已約滿|天天日報
商品期貨早盤跌多漲少,焦煤跌超4%,液化石油氣、SC原油等跌超2
《心淵夢境》更新內容一覽 更新了哪些內容? 熱頭條
熱議:聯想小新mini主機正式推出:多重工藝紋理設計、散熱高效無
天天熱訊:大自然中奏響經典,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回歸
全球報道:iPhone 15標配USB-C:定了! 不限速
環球快資訊:長沙游客不滿8根炸串115元被罵窮 涉事員工已被辭退
廣深鐵路股份高開逾8% 一季度凈利潤4.0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