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立游戲《模擬山羊》靠著神經質四兩撥千斤大紅大火后,各種模擬XX、XX模擬器越來越多了,甚至就連碳基生命都無法滿足玩家愈發奔放的想象力。
最近Steam又上線了一款《膠佬模擬器》,所謂膠佬大家都很熟悉,即塑膠模型的愛好者,廣為人知的高達Gunpla、傳統的飛機戰車,收藏二次元老婆也能算得上膠佬。
限于版權原因游戲雖沒有現實中那么豐富的模型,但在真實性上還是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收到模型包裝那一刻起,拆包、剪零部件、拼接最后上色,每個步驟都得親力親為還原膠佬的快樂。
因為過于還原(瑣碎),甚至在Steam評論區有玩家吐槽自己噴漆上色到快要得腱鞘炎了。但一些玩家還覺得不夠,希望能加入手指磨損老化以及噴漆用多了后有機溶劑中毒功能。
在虛擬世界里追求真實感,真的這么有意思嗎?
如果不算《模擬人生》《模擬城市》這種大分類的話,Steam上最早管自己叫XX模擬器的是Paradox也即P社于2010年發行的船只模擬游戲《Ship Simulator Extremes》。
如同大名鼎鼎的《微軟模擬飛行》系列一樣,這是一段主打船舶駕駛擬真的游戲,主界面一應俱全的儀表盤凸顯出P社游戲一以貫之的特點——上手難。
在大部分模擬類游戲中,上手難度與真實性永遠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這里的上手難度體現在很多方面,方才提到過的《微軟模擬飛行》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
硬件層面系列進入次時代后,為體現真實性內含大量衛星地圖與現實地形高清素材,包體大小動輒百GB或干脆以TB計。
操作設備上單純的鍵鼠、手柄也無法還原駕馭飛行器的手感,因此各類遙感、控制臺、踏板自然成為了入門級裝備,我司就有在野飛行員(心動妹)為了更好地在公司開飛機搬了一套遙感裝在電腦上。
更進階的玩家還會整出些開發商都不敢做的功能,比如有玩家就用PS3的體感設備DIY操縱器,無需用手動動腦袋就能實現視角轉動。
而在軟件層面,這類游戲為了進一步和現實靠攏,這類模擬游戲在數據上也力求擬真。《微軟飛行模擬》除了擁有擬真地形,還有全球玩家組成的民間聯盟在線上提供伴飛與各機場實時氣象信息。同類型的《歐洲卡車模擬器》與《模擬農場》也為玩家提供了現實世界公路圖與卡車、農機數據。
雖然上手難,但并不影響這類模擬游戲在愛好者中受到追捧。無論是在游戲中開飛機、開卡車還是開農機,就算出成年貨也不改死忠粉一片赤誠,《模擬農場22》甚至一度登上Steam熱銷榜。
而把它推上這一寶座的是不少真·農場主,Reddit模擬農場論壇上的談論很早以前就不局限于游戲,而是拓展到了現實農業交流上,除草、施肥、收割以及最重要的農機一應俱全。
說是模擬游戲,更不如說他們是教學軟件更貼切。
當然也有部分玩家覺得模擬人類社會已知的身份和工作,完全無法滿足自己在游戲中不做人的需求,因此在Steam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奇怪的模擬器。
除開頭提過的《山羊模擬器》之外,玩家幾乎可以在游戲中扮演已知的所有動物,比如可以在《鳥模擬器》中扮演一只自由翱翔天空的,飛禽。
又或者在《兔子模擬器》中扮演一只靈活矯健探索無垠大地的,走獸。
每天早上起來看著高高在上的主子,都希望能轉生成為一只人見人愛還有不用打工賺錢的貓咪?打開你的電腦,就能在游戲成為喵星人,而你的任務目標也相當擬真——打翻足夠多的東西來獲得更高的積分。
覺得扮演動物都太過常見?還有些模擬器游戲提供給玩家們成為更高層次生命的機會,比如在《樹模擬器》里成為一顆樹?一如Steam傳世名作《山》一樣,扮演一顆不會移動、不會說話只能向陽生長的,樹。
最后讓我們的眼界進一步提升,把格局打開不局限于較低這顆蔚藍行星,在游戲中扮演宇宙中最狂暴、最原始的力量——黑洞?
別擔心這些游戲的擬真性夠不上XX模擬器的標準,上述任何一款游戲在真實性上都近乎于無懈可擊,畢竟沒人能真的找來一棵樹、一只貓或者一個黑洞在評論區寫下差評。
“游戲做得太假了,我們才不是這樣的?!?/p>
對不同體驗的好奇一直都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助力。想要知道海那邊有什么,于是成為了巨人于是發明了遠洋帆船、蒸汽機;想要觸摸星辰,于是有了載人火箭、航空飛機。
而藝術作為承載這一追求的體裁,音樂、文字、繪畫,再到被稱為造夢機器的電影出現,都不乏與XX模擬器類似追求的作品。貝多芬創作《帝皇協奏曲》時并沒有真的當過神羅皇帝,卡夫卡寫《變形記》前也沒有真的變成大甲蟲。
從這個角度說所有游戲都能被歸納進“XX模擬器”的行列:《戰地》是大頭兵模擬器、《全面戰爭》是指揮官模擬器、《輻射4》是撿垃圾模擬器。
作為龍裔讓傳奇在吟游詩人口中傳唱?或是當一個普通農場主?只要是未曾經歷的體驗,都能引起我們的普遍興趣,哪怕模擬的是凡人終需經歷的退休。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