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潮起珠江,奔涌向前。
4月8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在廣州中山大學開班,45名干部員工將在珠江之濱開啟為期一周的學習培訓,為高質量推進新城開發建設取真經、拓思路。秦漢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建國,黨委副書記張利軍,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鄧朝顯,管委會總經濟師胡曉越、總規劃師郭社庫等參加開班式。
城市因江河而興。渭河之于西安,猶如珠江之于廣州,珠江承載了廣州2000余年的城建史,渭河見證了西安數千年的發展變遷。近年來,廣州有序推進珠江沿岸貫通,加強沿岸生態保護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推動沿岸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一流濱水活力區。這與西安全面實施“北跨”戰略,將渭河建設成為“城中河”的目標高度契合。當前,作為西安“北跨”第一站,秦漢新城正在全力打造“三個帶”、加速構建中華優秀文化示范區、“雙中心”北跨科創走廊試驗區、創新引領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選派干部員工走進改革開放前沿城市學習先進經驗,把準未來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平臺運營及開發區運營等發展脈搏,對于主動承接、積極融入西安“北跨”發展大局很有意義。
兩條江河,承載著兩座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本次培訓通過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幫助新城干部員工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詳細了解廣州高質量發展建設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開放型經濟發展、招商引資與創新發展、產業平臺建設及產業生態培育,學習城市規劃新理念、招才引智新思路、助企發展新舉措。
“這是一次思想上的‘充電’、精神上的‘補鈣’。”張利軍在開班式上作動員講話時強調,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習上高度自覺、紀律上高度自律,主動學習鉆研課程,緊密聯系工作實際,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理清思路,從專題授課和現場觀摩中找方法、找靈感,真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業務的本領。
目前,秦漢新城正錨定“三個帶”建設目標,一體化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布局、大遺存保護利用,加速優勢資源聚集,激發城市發展潛能,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發展水平,加快建設歷史人文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的創造之城。特別是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的秦創原·渭河科創帶,以“五脈共生·九邑共榮”為城市設計理念,興建一流科創帶、吸引一流人才、孵化一流企業,打造更美好、更宜居、更宜業、更具創新活力的“北跨”城市核心區。
“我們要把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先進性、創新性的規劃發展理念帶回秦漢新城,著眼新城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優良的生態環境,聚焦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創新驅動等中心工作,打開破解發展難題的思維空間,探索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法、新途徑,為全力打造獨一無二的活力秦漢、加快建設西安‘北跨’第一站賦能加力。”張利軍的講話,代表了專題研修班45名學員的共同心聲。
王建國同志作為班長,接受中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培訓部部長王翔授班旗。授旗結束后,正式開班。據了解,本次培訓除邀請廣州市黃埔區人大常委會經濟和科技工委主任、中國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研究員黃孝恕等分別開展專題授課外,還將走進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廣州地方志館、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南沙新區及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元衡經濟發展公司等企業參觀學習。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