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游客在靖邊縣波浪谷景區拍照。
(資料圖片)
榆林,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煤炭,成為長久以來“烙”在這座城市身上的標簽。
煤炭之外,榆林還有另一面。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堿淖,有形成于9600萬年前的波浪形丹霞地貌,有鎮守長城的軍事要塞波羅古堡,有陜北秧歌、橫山老腰鼓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土文化、邊塞文化、民俗文化等,構成了更為立體的榆林。
2016年起,榆林開始舉辦“清爽榆林”系列活動。在暑期旅游旺季,榆林通過舉辦各類文旅消費活動,邀請全國游客走進塞上駝城,感受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這份“作業”榆林人答了10年,效果如何?近日,記者走進2025“清爽榆林”文旅消費季活動現場,一探究竟。
一場文旅產業的變革
8月23日,在靖邊縣波浪谷景區檢票口前,一場別開生面的“靖邊跑驢”火熱上演。伴隨著陜北曲調,一名舞蹈演員“騎著驢”蹦跳,另一名舞蹈演員繞著圈“趕驢”,風趣詼諧的動作引來不少游客駐足拍照。
依托“清爽榆林”活動主題,靖邊縣在重點景區、縣城廣場等地定期舉辦文藝展演活動,讓非遺傳承與文旅發展跨界交融。其中,“文化展演+景區游覽”套票,不僅方便游客一站式領略靖邊的自然風光,還激活了文旅產業的發展動能。
“波浪谷丹霞地貌形成周期長,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就像是時光凝固的黃河。”波浪谷景區工作人員汪莉莉介紹,“我們在景區引入非遺表演、文創產品、特色美食等,還安排了無人機、煙花表演,就是為了給游客提供更豐富的體驗。”
截至8月23日,波浪谷景區今年已接待游客26.67萬人,其中7月和8月共接待游客超9萬人。
游客走進位于榆林市橫山區的波羅古堡景區,沿著步道一路向北,即可登高眺望長城。這里曾是黃沙滾滾的軍事要塞,如今滿眼翠綠,成為旅游熱門打卡點。
“波羅古堡融合長城文化、黃河文化、邊塞文化等,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適合市場化運營。”榆林市橫山區無定河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薛偉東說,“我們全面升級了景區,進行了街道修繕、民宿改造等。景區于去年1月重新運營,為承接‘清爽榆林’系列活動提供了條件。”
通過舉辦暑期旅游音樂季等活動,波羅古堡游客接待量持續上升。“去年運營至今,景區共接待游客140.75萬人次,日接待量最高達7萬人次。”薛偉東介紹。
一次城市形象的更新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8月16日晚,榆林市體育中心,在晚風的吹拂下,歌手羅大佑的一首《童年》引來全場大合唱。當日,2025“清爽榆林”明星演唱會吸引了2.8萬名樂迷觀看,孟庭葦、張信哲等知名歌手輪番上陣,傾情獻唱。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近年來,榆林注重以舉辦演唱會、音樂節帶動本地文旅產業發展。
7月19日,2025“清爽榆林”首屆長城搖滾音樂季在神木市爾林兔大草原拉開帷幕,許巍、五條人、房東的貓等歌手、樂隊的精彩演唱,為樂迷帶來一場星空下的音樂盛宴。為期2天的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2萬名音樂愛好者,讓榆林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大型活動的舉辦“倒逼”城市服務升級。演唱會前,為承接客流而增密的動車班次和優化的公交線路,既為游客提供了便捷,也惠及了當地市民。長城搖滾音樂季受年輕人歡迎,當地為畢業生提供了14個景區免費游覽福利,為城市形象“加分”。樂迷行李箱里的橫山羊肉、朋友圈的鎮北臺星空圖,持續發酵“榆林印象”。
“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榆林有豐富的能源資源,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宜居的城市環境,改變大家對傳統資源型城市的刻板印象。”榆林旅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一劑提振消費的良藥
8月16日,在榆林古城老街,非遺展示館內,陜北剪紙、柳編、石雕等工藝展示吸引游客駐足;美食城內,清澗煎餅、綏德涼粉、橫山燉羊肉等傳統美食琳瑯滿目、香氣四溢。
今年5月,榆林古城老街實行步行化管理,并開通了免費擺渡專線,游客量進一步增多。暑期,“非遺+美食”成為老街“引流”的“撒手锏”。
“我們舉辦了榆林古城美食生活季,匯聚全市62家餐飲企業的200多種美食,以及內蒙古、山西等地的特色小吃,讓大家在這里能一站式體驗‘舌尖上的西北’。”榆林古城老街工作人員常佳介紹,活動現場搭建了主舞臺,每天會有民歌演唱、川劇變臉等演出,現場還會邀請觀眾參與游戲,贏取獎品。
“‘清爽榆林’系列活動的舉辦,讓榆林古城游客接待量持續上升,我們的美食生活季單日營業額最高達6萬元。”常佳說。
2025“清爽榆林”文旅消費季活動期間,榆林發放第三季度文旅電子消費券,為本地居民、來榆林的游客提供福利,在景區門票、觀影、旅行住宿等環節提供優惠與補貼,進一步激活暑期消費市場。
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榆林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28.72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餐飲收入6.94億元,同比增長36.1%。(群眾新聞記者 王晨曦文/圖)
[責任編輯:linlin]